在環保方面,與水泥、石材相比,杉木樁更貼近自然,更能融入自然。它在防止土壤侵蝕和為水生生物提供空間方面也有一些優勢。從水環境的角度看,河流堆積不會隔離沿海土壤中的養分被石頭、水泥等水生植物吸收,也可以為龍蝦、泥鰍或其他水生動物提供庇護。在施工方面,杉木樁需要打入土壤中。因此,對防腐木材的厚度有一定的要求。更合適的做法是確保停止打樁超過10cm。一般來說,挖掘機施工過程中,防腐木樁的樁頭平整、光滑、平直,施工效率高。
杉木原木的平均生長溫度為16度,溫度過高或過低都會影響杉木原木的生長,杉木原木對降雨量的需求量為800mm~2000mm,杉木原木對土壤水分的需求量遠遠大于對溫度的需求量,具有一定的抗寒性和抗旱性,杉木原木的抗寒性較好。杉木原木的土壤環境高于其他樹種。土壤要深、無石、濕潤、肥沃、疏松、透氣。酸性土壤更適合杉木原木生長。此外,杉木原木幼苗需要在陰涼處生長,成株樹更喜歡光照。在種植杉木原木之前,應研究杉木原木的生長習性,選擇良好的種植環境。
空氣循環速度是影響杉木樁干燥速度的另一個因素,高速氣流會破壞杉木樁表面的飽和蒸汽邊界層,改善介質與杉木樁之間的傳熱傳質條件,加快干燥速度。對于不易干燥或木樁含水率較低的木材,干燥速率由木樁中水的運動決定。加大大介質流量對加速地表水蒸發沒有實際意義,但會加大含水量梯度,干燥缺陷風險。因此,難以干燥的物料不需要大的介質循環率。
處理杉木樁時,用6℅濃溶液和水的體積,即1體積為UPAR30濃溶液+15體積水。將濃縮液倒入水中,同時緩慢攪拌均勻。根據截面尺寸,待處理的杉木樁料可在成品液中完全浸泡1~3分鐘,也可采用涂布或噴涂的方法,以節省產品用量。它不能處理冷凍杉木樁;如果大杉木樁厚度超過6cm,處理后需要切割的切口需要重新處理。各種護材處理的成品液正常用量約為20-30l/m3,不同木材的防護處理消耗量略有不同。
杉木樁的開裂是我們不希望看到的,而且這種開裂很可能會導致應用后的問題。因為溫度不同,杉木樁會開裂,木材的含水率也不同。南北溫差很大,樁體極很容易產生開裂狀況。因此,我們需要控制好它。南北環境濕度差異顯著,環境濕度大的地區木材含水率較高。如果不適合存放,它就會裂開。因此,要摸清杉木樁的含水率,有效地進行儲存。
相對濕度是影響杉木樁干燥速率的重要因素。在相同溫度和風速下,相對濕度越高,介質中水蒸氣分壓越大,杉木樁表面水分蒸發到介質中的量越少,蒸發速度越慢。相對濕度低時,杉木樁表面水分蒸發快,表面水分減少,水分梯度加大,水分擴散增加,干燥速度快。但如果相對濕度過低,會導致杉木樁產生裂紋、蜂窩等缺陷的發生或加重。